力洁除害主营项目
客户服务
(药械销售)
(上门服务)
(投诉建议)
虫害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虫害知识 >

规模饲养场消毒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1-09-22  浏览人数:2980

消毒就是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畜禽体表、养殖环境和其他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消除病原微生物的传染及发生扩散的危险。因此,消毒是畜禽饲养场预防、控制和扑灭传染病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消毒只能杀灭畜禽体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然而在饲养过程中,畜禽本身有可能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微生物,特别是当有患病动物存在时。同时,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也有可能不断繁殖、入侵,污染饲养环境。所以,消毒要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消毒方法分为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和生物学消毒法,在实践中往往根据生产饲养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不同环节、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二种或几种方法同时或交替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物理消毒法主要包括清扫、通风干燥、太阳暴晒、紫外线照射、火焰喷射等,以及必要时的流通蒸气、高压蒸煮等方法消毒。这种方法不使用任何药物,因此,不存在药物污染环境和在畜禽体内外残留的危害,但其使用范围、使用对象有一定局限。
化学消毒法就是使用化学药物制剂对畜体、用具物体、畜禽排泄物、空气、饮用水等进行浸泡、喷洒、薰蒸等。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对消毒对象产生腐蚀等不良影响。
生物消毒法常见的是粪便的堆积发酵。这种方法经济实用,既达到粪便消毒目的,又能提高粪便肥力。
药物消毒是养殖场广泛采用的消毒方法。化学药物制剂消毒使用方便,一般无需特殊设备;适用范围广,各种物品、空气、水体、养殖用具、养殖环境、圈舍、动物机体等均可使用;比较经济,一次性投资较少;使用方法多样,可浸泡、擦洗、泼洒、喷雾、薰蒸、灌注以及物理因子协同等。
消毒药的选用要符合或基本具备以下条件:
1、杀菌性能好、作用迅速、效果确切、杀菌(毒)谱广;
2、性质稳定,杀菌力不受(或少受)有机物的影响;
3、易溶于水或能做成水乳剂,使用方便,无易燃性和爆炸性;
4、没有不舒服的气味 ;
5、对人畜无害、对器具腐蚀性小;
6、价格低廉、容易得到,运输方便安全;
消毒药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影响因素:
(1)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的敏感性不同;
(2)环境中的有机物质如粪、尿等,能阻碍消毒药效力的发挥;
(3)消毒药的消毒效果,并不是浓度愈高杀菌力越强;
(4)消毒药的杀菌力与温度成正比,温度增高,杀菌力增强;
(5)消毒药的效力与时间有关,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
消除影响消毒工作实施和消毒效果的误区
1、认为消毒剂越新越好、越贵越好;
2、只关注是否已经消毒,忽略消毒是否合格;
3、认为消毒液浓度越高越好、消毒时间越长越好;
4、未能根据消毒目的、消毒对象、卫生状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5、未能根据消毒剂的特点、性状、作用机理等选用消毒方式;
6、未能采取现代立体消毒方式;
7、忽略消毒药物对环境带来的污染;
8、过分依赖于消毒,忽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消毒工作实施后实际消毒效果是否理想,这是大家关心的重要问题,现介绍现场简易测定的几种方法:
(1)生物学测毒法:在现场留滞相应动物饲养一定时间,观察是否发病;
(2)喷洒弥散度检测法:在消毒场所各个角落放置检测纸,检测药品消毒的弥散度;
(3)酸碱度检测法:酸性消毒药的PH值不得大于3,碱性消毒药的PH值不小于13。
根据以上方法可对某种消毒药剂或某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作出相应的判别。
畜禽饲养环境消毒,特别是曾经发生过疫病的畜禽舍及其外环境消毒的好坏直接影响畜禽的健康,建议注意以下操作要求:
无疫情阶段:可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或结合出栏、转群进行日常消毒。
在周边有疫情发生时,圈舍、车辆、工具等要加大消毒液浓度(1—2倍)、增加消毒次数(每天1---2次)。
(1)工作人员在消毒清洗之前要穿戴好防护衣物;
(2)首先清理收集圈舍中、场地内散落的污物、粪便、垫料、饲料等,作堆积密封发酵、深埋或焚烧处理。清理、堆积粪便时应先淋水,不得扬起粪尘;
(3)对圈舍内外消毒后再行清理和清扫;装运场地、站台、过道,每次装运前后消毒;
(4)用消毒剂彻底喷洒场地、圈舍和各种用具等,并用水洗刷圈舍、车辆等,收集所产生的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5)饲养圈舍的金属设备,可采取火焰喷射或薰蒸等方式消毒;
(6)饲养圈舍、场地、车辆等,可采用消毒液喷洒的方式消毒。装卸牲畜前、后,空圈后,用高浓度消毒液消毒1次,维持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水干后再重复消毒1次;回空车、船,高压冲洗干净,先上后下,先里后外喷洒消毒液,到滴水为至;运输中载畜的车船、存有活畜的场地,喷雾消毒(载体消毒),每天不少于1次;
(7)工作人员用过的防护物品如手套、塑料袋和口罩等应销毁。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工作服,煮沸或用0.05%过氧乙酸或消毒威(按说明书稀释)浸泡30分钟以上,再用肥皂水洗涤,在太阳下晾晒确保干净,干衣服也可进行熏蒸消毒;
(8)工作人员处理好病畜和场地消毒后要洗手、洗澡;
(9)疫点内每天消毒1次连续1周,1周以后每两天消毒1次;疫区内疫点以外的区域每两天消毒1次。
下面介绍一个饲养场猪舍消毒模式,家禽养殖场也可参照。
猪舍消毒模式
日程    消毒净化程序
第1天 腾空、刮净粪便垃圾、高压水冲洗,甲醛喷洒消毒
第2天 刮净再冲洗,用酚类制剂消毒
第3---11 保持设施空闲状态(也有闲置3—4天)
第12天 彻底清除冲洗,再用酚类药物消毒
第13天 维持空闲状态
第14天 进猪
总之,在畜禽饲养全过程,消毒工作是正常生产流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艺,也是发生疫情时,预防、控制、扑灭疫情,尽早恢复生产的必经程序。在消毒工作的实施中,消毒药物、消毒方法、消毒环节、消毒程序的选择与控制,是保证消毒效果的关键之所在。因此,值得大家引起足够关注。

上一篇:公共场所的消毒

下一篇:种猪场消毒办法